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(或國際商業術語)為一系列規則,定義了託運合約中的保險負責人、貨運和運輸成本,以及這些成本責任和風險何時從買方轉至賣方。它們可提供常見參考要點,幫助促進國際貿易。國際商會 (ICC) 每 10 年修改一次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。有關更多資訊,請參閱“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”(Incoterms) 常見問題解答。
基於成本分配的爭議不斷增加,尤其是在港口或派送地點周圍,我們優化了賣方和買方間的成本分配準確度。優化主要的原則是賣方承擔直至交貨為止的所有費用,買方承擔超出此範圍的費用。
新的運輸安全要求(例如集裝箱強制檢索)變得更為普遍。如果未達到這些要求,會增加成本,並導致延遲風險。2020 年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更凸顯安全義務;這些都涵蓋在每項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 A4/A7 中。
此前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前提條件是,賣方和買方之間的貨物運輸由第三方廠商執行。並未提及賣方或買方自行運輸的情況(如賣方自有車隊)。這在 FCA(自由承運商)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闡明:賣方必須“自付費用訂立合同,或安排從指定的派送地點運輸貨物”。
每條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更詳細,圖片更為實用。
每條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已重新排序,使派送責任(關鍵部分)更突出,已在 A2 中闡明。
您可透過新工具,比對所有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的每條國際貿易術語元素(如:您可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 A2 中查看派送)。
多模式國際貿易術語現在獨立於海運國際貿易術語,因此降低了發生錯誤的風險。
無論是任何情況,您只需使用 UPS Forwarding Hub 就可以順利派送貨件。因為我們的一站式客戶平台可以讓您按照自己偏好的方式,獲取並比較報價、預訂並追蹤貨運,以及在單一且易於使用的控制台上管理運輸事情。
在運輸合約中,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闡明了負責保險,貨運和運輸成本的負責人,以及這些成本責任和風險何時從買方轉至賣方。它們可提供常見參考要點,幫助促進國際貿易。
共 11 條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,條款分為以下 4 類:C 條款、D 條款、E 條款和 F 條款。有些條款僅適用於海運;其餘則覆蓋所有運輸方式。達成協議後,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通常在銷售合同和相關文檔內記錄(如商業發票和運單)。
派送網點、風險轉移、保險和關稅等責任、成本分離、運輸方式。
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未解決爭議或支付問題。合同規定內的問題,必須在銷售合同、發票或採購訂單中解決。ICC 將僅在合同規定的情況下提供仲裁。
確保重新審視所有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,並確保已了解所有條款。
重新評估此前的安排,以了解其是否對公司最有利。
尋找國際知名供應商,以幫助並代表您進行操作。
除其他事項外,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確定貨物處於在途的哪個階段,從賣方轉移至買方的責任。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認定的三個階段:
重新評估舊版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安排,以確保仍然能實現公司的最大利益。了解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功能和相关成本。與強大的國際合作夥伴協作,幫助您開展業務、代表您操作,並降低事故風險。透過聲譽良好的中間商幫助並保證買方和賣方順利交易。
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沒有規定完整的銷售合同,但是規定了其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在我們的 UPS® Forwarding Hub 上獲取並比較報價、預訂託運,並在現代化、易於瀏覽的儀表板上進行端到端追蹤。獲取報價,即刻開始預訂。
空運和海運報價在新視窗中打開連結